喜欢武侠小说的人,多半骨子里都带着点不肯循规蹈矩的叛逆,所以那些正襟危坐、道貌岸然的大侠,反倒不如那些行事乖张、风格独特的人更讨喜。当然,那些彻头彻尾的恶人也没什么市场,最吸引读者的,往往是那些立场模糊、亦正亦邪的角色。
比如《射雕英雄传》系列中的“东邪”黄药师,他便是一个极具魅力的另类。他有正义之心,却从不遵循世俗规矩;别人误解他,他也懒得辩解,一切靠真本事说话。他的狂放和特立独行,反倒成了他的魅力所在,这种人,谁会不喜欢?
然而,黄药师虽“邪”,实则并非反派。他终归是个正人君子。那么问题来了——如果一个人确实是反派,甚至是名副其实的“魔头”,他还能赢得读者的喜爱吗?
别急,金庸小说里,还真有这么一位人物。
---
一、反派不一定讨厌,有时候还挺可爱
展开剩余80%金庸小说最迷人的地方,在于它虽然荒诞,却从不失人性。人物鲜活立体,即使是反派,也往往具有人格魅力。
比如《天龙八部》中的岳老三,作为“四大恶人”之一,他干过的坏事数不胜数,堪称杀人不眨眼。但对段誉,他却像个乖巧的孩子,不仅甘当徒弟,甚至愿意为他舍命。这样忠肝义胆的反派,哪怕满身污点,也很难让人讨厌。
还有《神雕侠侣》中的甄志丙,他曾做下令人发指之事,是许多读者心头的痛。但偏偏这个人,在关键时刻不惜冒死阻挡金轮法王的致命一击,为小龙女争得一线生机。他虽然罪孽深重,但也有瞬间的光辉——这种复杂性,让他从“十恶不赦”中挣扎出一点可怜的尊严。
再看金轮法王,这位蒙古国师、正道之敌,也曾杀人如麻。但在面对郭襄时,他展现出了“爱才之心”,甚至不惜冒险保护她。这样一个一度让人恨之入骨的反派,到了故事后期,却赢得了包括郭靖、杨过在内的尊重。你说,这还能算是传统意义上的“坏人”吗?
这些角色,虽然都被贴上了“反派”标签,但人性复杂,感情真实,反而更具感染力。
---
二、这个“魔头”,其实是个大英雄
不过,如果说岳老三、甄志丙、金轮法王这些人只是“反派中的好人”,那接下来这位,就更加极端了。他不仅顶着“魔头”的名号,甚至是正道公认的大敌,可他心怀天下苍生,所作所为全是为了大义。
他就是——《倚天屠龙记》中的阳顶天。
阳顶天,明教第三十三代教主,身边高手如云,声势赫赫,被武林各派视作魔头。但如果你通读原著,会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:他其实并没有干过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!
有人会反驳:他不是打瞎了少林渡厄大师的一只眼睛吗?这还不算恶行?
别急。了解事情原委后,你会发现渡厄才是先动手的一方。结合书中的两处描写可以一窥真相:
首先是杨逍对阳顶天的评价:“昔年阳教主在世,日夜以兴复为念……他是个有志之士,只因明教行事偏激,才落得与各派对立。”这句话说明,阳顶天不是为私欲而战,而是志在驱逐鞑虏、光复汉土。
再来看渡厄大师的说法:“我师兄弟三人,又何必坐这三十余年的枯禅?”三十年都过去了,一个出家人却对仇怨念念不忘,哪来的慈悲为怀?而且,当年阳顶天是否只是去拉拢少林联手抗元,也未可知。被误解、被围攻,他做出反击,也合情合理。
从这个角度看,那些自诩“正派”的少林三僧,反而更像偏执的执念者,而阳顶天,虽被污名化,却像是个真正的英雄。
---
三、一场令人唏嘘的悲剧
然而这样一个悲天悯人的英雄,最后却死得格外荒诞——被自己深爱的女人活活气死了。
据成昆说,阳顶天当年夺了他的师妹,也就是后来的阳夫人。但阳夫人并非毫无感情之人,在阳顶天死后,她选择殉情而亡,这说明他们之间确实有真情存在。
可偏偏就是这样一个深爱他的女人,曾与成昆私会,这让阳顶天心灰意冷、吐血而亡。一个本可率领明教对抗元军、改写武林格局的盖世人物,就这样匆匆谢幕。
倘若阳顶天没选错女人,或许历史就会被改写。明教也许不用等到张无忌崛起,而在他那一代就已重振旗鼓;正道群雄与之联手,推翻大元,也未可知。
但偏偏,他是“魔头”,即使心有大义,也注定要背负误解。金庸在赋予他传奇一生的同时,也为他写下了最荒诞的结局。
---
所以说,在金庸的江湖里,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人。就算是魔头,只要心存苍生,也能是英雄。而那些口口声声高举正义之名的人,也未必真就站在光明的一方。
阳顶天,或许是金庸笔下最被误解、也最令人惋惜的“魔头”之一。他的故事,像一壶烈酒,喝下去才知道——辛辣背后,竟全是滚烫的忠肝义胆。
发布于:山东省